多晶硅需要大量从国外以高价进口严重制约了中国光伏企业的盈利水平。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称,产业结构与政府决策难以互补,相比之下,美、德各具特色的产业导向值得借鉴。近期旺热市场与收益并不成正比,一旦国外市场饱和或存在壁垒,95%依靠出口的国内光伏企业必受冲击。
国内光伏业除技术低端外,应用太少也是一大弊端。美国太阳能协会发言人丹尼斯表示,中国一旦铺开庞大市场,将会震惊世界美国太阳能协会发言人丹尼斯表示,中国一旦铺开庞大市场,将会震惊世界。世界光伏业巨头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总裁施正荣称,全球光伏市场仍以欧美为主导,其中德国占全球总容量近一半。但原材料、产品市场均两头在外,短期在全球产业复苏下吸金不少,却无法主导全球产业走势,是单纯的制造者。
施正荣举例,受全球影响,近几年来,国内光伏电池出口价格持续下跌,与08年相比跌幅超100%。国内虽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启动部分内需市场,但难以消化一哄而上的产业局面,大量中小企业抗震能力堪忧。世界光伏业巨头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总裁施正荣称,全球光伏市场仍以欧美为主导,其中德国占全球总容量近一半。
但原材料、产品市场均两头在外,短期在全球产业复苏下吸金不少,却无法主导全球产业走势,是单纯的制造者。施正荣举例,受全球影响,近几年来,国内光伏电池出口价格持续下跌,与08年相比跌幅超100%。国内虽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启动部分内需市场,但难以消化一哄而上的产业局面,大量中小企业抗震能力堪忧。10年前,美国太阳能产业几乎为零,但在大规模应用加优厚的补贴政策下,该国光伏业每年两位数以上增长。
众多专家认为,亚洲、中东、非洲等地区目前已在跳跃发展新能源产业,中国企业在提升技术实力基础上,需更多将目光投向国内,引导政府动作,才可在全球新能源博弈时代站稳脚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称,产业结构与政府决策难以互补,相比之下,美、德各具特色的产业导向值得借鉴。
近期旺热市场与收益并不成正比,一旦国外市场饱和或存在壁垒,95%依靠出口的国内光伏企业必受冲击。统计显示,09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已达4382MW,同比增66.2%,占全球产量的46.9%,远超欧美、日本等传统光伏强国,牢牢占据首位。第二届中国无锡新能源大会今日召开,中国日趋庞大的光伏产业引发全球业界精英关注,多数专家认为,尽管目前中国光伏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但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在新能源全球博弈时代缺乏核心竞争力,应有足够危机意识。国内光伏业除技术低端外,应用太少也是一大弊端
行业专家表示,目前光伏发电的合理成本应该在1.1元~1.2元之间,在0.7288元/千瓦时的电价之下,项目至少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实现盈利。尚德电力董事长兼CEO施正荣17日在无锡对网易财经表示,按中标价发电肯定亏本,要盈利起码要在1元以上。不过,0.7288元/千瓦时的最低报价一经曝光也引起了业界一片哗然。招标于6月下旬启动,并于8月10日正式开出技术标。
此番全部项目中标的均为央企,其中,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拿下7个项目,成为了本轮招标的最大赢家。我们要在合理的盈利水平上中标,所以,现在即使没中标,我们心里也平衡。
而英利集团以设备供应商的身份绑定国企间接实现了中标。第二轮招标的项目涉及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宁夏和新疆等西北六省的13个光伏电站项目,装机容量共计280兆瓦,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规模光伏电站招标项目。
他表示,上网电价的政策还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这是产业发展和市场培育的关键问题,不能使电价成为限制和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施正荣说到,政府出台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对民营企业来讲是好消息,尚德的投标策略是很理性的,要在合理的价格上中标,一般投资电站需要7~8%的收益率,如果达不到这个水平,没有企业会愿意投钱。在价低者得的原则下,浙江正泰、无锡尚德、江西塞维、新奥太阳能等大型光伏民企无一中标。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今日也呼吁,政府应尽快制定出成本合理的上网电价。第二轮280兆瓦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中标结果近日披露,中标电价全部低于1元/千瓦时,最高电价为0.9907元/千瓦时,最低仅为0.7288元/千瓦时专家预测2011年至2015年,全球光伏发电应用市场将转移至北美。
随着发电成本下降和补贴政策出台,美国光伏发电安装量不断攀升,正逐步赶传统的欧洲市场。会议上,来自美国Lux Research Inc.的高级分析师预测,北美市场将在2011年2015年成为全球光伏发电应用的主要新兴市场。
此外,近年来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在加州等光照充足的一些州,光伏发电上网价格已和传统能源发电的用户端价格相差无几,应用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在2010年中国国际硅业大会暨光伏产业发展论坛上,多方信息显示德国、西班牙等欧洲传统光伏发电应用大国的新增安装量增速放缓,而美国正成为迅速崛起的新兴市场。
据了解,当前美国各州已陆续出台对光伏发电的补贴政策,主要包括净电表制、生产税返还、投资税抵扣、配额制和税收优惠等五类经济政策。而随着成本的持续降低,光伏发电应用最终将向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转移。
目前,对光伏发电,美国有32个州实行配额制,26个州实施了税收优惠政策,21个州制定了优惠贷款政策目前,对光伏发电,美国有32个州实行配额制,26个州实施了税收优惠政策,21个州制定了优惠贷款政策。会议上,来自美国Lux Research Inc.的高级分析师预测,北美市场将在2011年2015年成为全球光伏发电应用的主要新兴市场。此外,近年来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在加州等光照充足的一些州,光伏发电上网价格已和传统能源发电的用户端价格相差无几,应用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据了解,当前美国各州已陆续出台对光伏发电的补贴政策,主要包括净电表制、生产税返还、投资税抵扣、配额制和税收优惠等五类经济政策。随着发电成本下降和补贴政策出台,美国光伏发电安装量不断攀升,正逐步赶传统的欧洲市场。
专家预测2011年至2015年,全球光伏发电应用市场将转移至北美。在2010年中国国际硅业大会暨光伏产业发展论坛上,多方信息显示德国、西班牙等欧洲传统光伏发电应用大国的新增安装量增速放缓,而美国正成为迅速崛起的新兴市场。
而随着成本的持续降低,光伏发电应用最终将向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转移多晶硅作为光伏电池的主要原料,其价格下降有力促进了光伏电池生产成本的走低,进而带动了光伏上网电价的大幅降低。
来自美国Lux Research Inc.的高级分析师认为,提高高每瓦克多晶硅的转变效率是光伏产业摆胶政府补贴,真正走向市场应用的必需环节。由于供给过剩,多晶硅价格过低造成下游生产商对提高每瓦克的转变效率缺乏积极性。当前,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对光伏产业下游生产商加强监管,以免财政被贴促进光伏产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受到干扰。然而,这也造成下游生产商购买更多多晶硅比升级内部制造流程更加划算,对提高每瓦克多晶硅的转变效率丧失动力。
正在召开的2010年中国国际硅业大会暨光伏产业发展论坛上,业内数据显示多晶硅长期订单价格已从2008年上半年的约200美元/公斤降至当前的约60美元/公斤。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多晶硅生产突破技术瓶颈,2008年以来累计建成4万多吨的年产能。
专家认为,从长期看,这不利于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应加强监管。全球多晶硅产业已呈现供过于求
由于供给过剩,多晶硅价格过低造成下游生产商对提高每瓦克的转变效率缺乏积极性。多晶硅作为光伏电池的主要原料,其价格下降有力促进了光伏电池生产成本的走低,进而带动了光伏上网电价的大幅降低。
本文由丰衣足食网发布,不代表丰衣足食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zbzp8.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zuy/5.html